一、搭建信息化平臺,強化服務基礎教育的能力。
學校投入近億元先后組建教師專業能力發展中心和教師教育資源中心,構建起科學的教師專業能力結構模型,開發教師專業能力測評系統,設計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數據庫,并以此為基礎研究實現學校師資培訓智能決策的專家系統,為不同層次、不同對象、不同地域的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提供測評指導與長遠規劃。依托遠程教育學院和教師干部教育學院,建成了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的“三網兩平臺”數字化繼續教育資源共享體系。搭建教師教育資源中心平臺、教師教育培訓平臺、課程資源研發平臺、基礎教育資源中心平臺、遠程學歷教育平臺、教育碩士學習平臺等覆蓋學生成才、教師成長、教學管理等六位一體的教師教育綜合化終身學習服務體系,為西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提供全方位服務。
二、加快信息化教學建設,引領課堂教學的變革。
出臺《陜西師范大學信息化教學2013-2020行動計劃》,將信息化教學工作納入重點建設工程,并給予每年1000萬的專項經費支持。建立數字化教學支撐系統,實施教學資源庫建設、網絡課件建設、實踐教學網絡化管理平臺建設、開放課程點播系統建設等10多套網絡教學支撐系統。
三、以信息化管理為抓手,全面提高管理效能與服務質量。
出臺《陜西師范大學數字校園建設規劃》,實現校內人事管理、教務管理、科研管理、財務管理等業務系統的數據集成和共享。為師生提供的“單點登錄訪問、應用服務漫游、個性化聚合展現”門戶,已在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著科技支撐服務的理念,自主開發“1+X”數字后勤管理模式,實現了基礎數據庫與管理平臺的完美結合。2011年始,學校建立起基于手機系統的云后勤管理平臺,設計出了手機版移動校園,為全校師生提供全天候、全空間、全事務性的“3A(Anytime、Anywhere、Anything)優質服務”。